网站首页 > 作文欣赏 正文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每年这个时候,家乡的习俗总是不由分说地牵动着我的心。清明节,不仅仅是缅怀先人,对于我们这帮中学生来说,更是一场关于味道的盛宴——青团的魅力。
我是个不折不扣的青团迷,这个小小的点心不仅仅承载着家乡的味道,更是记忆中的温暖。清明前夕,我总会和几个好友一起,去乡下的祖母家体验做青团的乐趣。
“春暖花开,正是采摘嫩绿艾草的好时光。”祖母总是这样对我们说。她会带着我们到田间地头,教我们辨识哪些是真正的艾草,哪些是杂草。看着祖母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在绿叶中翻飞,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对土地深深的依恋和对传统不渝的传承。
回到家中,我们开始了制作青团的第一步——制作艾草汁。我们把摘回来的艾草洗净,煮沸,捣碎,然后过滤出绿色的汁液。这个过程是体力活,也是技巧活。祖母传授我们:“做青团,就像做人,要用心,要细腻。”
将糯米粉与艾草汁混合,揉成一个个光滑的面团。然后是包馅儿的环节。家乡的青团里,豆沙馅是必不可少的。我们几个小伙伴围坐在一起,包馅儿、揉团、压模,忙得不亦乐乎。我们边做边聊,笑声不断,这种温馨的场景,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完全描绘的。
“粒粒皆辛苦”,我看着自己亲手揉出的一个个青团,突然明白了这句古诗的真谛。每一粒糯米,每一片艾草,都融入了我们的汗水和情感。当我将这些小小的青团蒸熟,那特有的清香,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时间与记忆的故事。
清明节的早晨,我们把做好的青团带到山上的墓地,和家人一起祭拜先人。在祖坟前,我们摆上青团,点上香,默念着对先辈的思念。青团,作为这个节日的特殊祭品,不仅仅是为了纪念,更是一种文化与情感的传承。
祭拜完毕,我们围坐在山坡上,品尝着青团,感受着春天的暖阳。春风吹过,带来了远处的花香,也带来了家乡的味道。我们谈笑风生,讨论着学校的趣事,未来的梦想。青团,在我们口中,不仅是食物,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。
我望着远处的青山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。清明节,不只是对逝者的追思,更是对生活的热爱。青团,不仅仅是一种食品,它是一种文化的传递,一种情感的寄托,是我们这一代人与家乡、与传统之间难以割舍的联系。
就这样,每年清明,青团成了我们这帮中学生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不仅仅是家乡的味道,更是心灵的抚慰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,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,缅怀过去,珍惜现在,期许未来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56173951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- 上一篇: 《谷雨润物细无声——春去夏来之际的诗意生活》
- 下一篇: 《春分润物细无声,江南好时节》
猜你喜欢
- 2025-04-18 《翠绿故园中,清明时节话凄迷》
- 2025-04-09 《春分时节,花开满园思》
- 2025-04-05 作文家乡清明节风俗
- 2025-04-02 《谷雨润心田,诗酒趁年华》
- 2025-02-13 秋天的故事(描写家乡秋天美景的小说)
- 2025-02-13 家乡的名人——一个飞跃的故事(姚奕辰)
- 2025-02-07 野花自有春天,蓝天白云也是美好的风景(野花自有春天)
- 2025-01-29 四季浮华:一个家乡故事
- 2025-01-28 老榕树下的传说(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古老巨木)
- 2025-01-17 家乡之美:清新山水,悠久历史
- 最新文章
- 热门文章
- 热门tag
- 随机ta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