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作文欣赏 正文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,这是我们邳州人寄托哀思、缅怀先人的时刻。今年的清明节对我来说意义非凡,因为我终于可以和爷爷一起,深入体会我们邳州的风俗了。
记得去年清明,我还只是懵懂无知,跟着大人去坟头挂纸钱,烧香烛。今年,爷爷决定带我去看清明节的风俗活动——放风筝。他说,这是祖先传下来的传统,风筝高飞,意味着将思念和祝福传递到天边。
“小宝,你知道吗?清明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先人,也是让我们珍惜眼前人。”爷爷一边牵着我的手,一边语重心长地说。
我们走到一片空旷的田野上,那里已经有许多年长的人在放风筝了。风筝五彩斑斓,有的像展翅的雄鹰,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。我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风筝,那是我亲手绘制的,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。
“爷爷,我的风筝能飞得很高吗?”我疑惑地问。
爷爷笑了笑,说:“有志者事竟成。只要你用心,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。”
我按照爷爷教的方法,迎风奔跑,手里的线一点点放出去。风筝果然缓缓升起,越飞越高,我仿佛能感受到它的自由和快乐。我回头望向爷爷,他的眼神里满是赞许。
“记住,孩子,风筝就像我们的生活,有时会遇到风浪,但只要我们不放弃,就能飞得更高。”爷爷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哲理。
清明节的风俗不仅仅体现在放风筝上,还有踏青。那天下午,我和爷爷一起去郊外踏青。绿油油的麦田,粉红的桃花,还有那些不知名的野花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。
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”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诗。
爷爷点头微笑:“对啊,春天是一年之中最生机勃勃的季节,我们要像春天一样,充满希望和活力。”
在回家的路上,爷爷给我讲述了邳州清明节的其他习俗,比如吃青团、插柳等。每一样习俗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,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恩。
“爷爷,为什么清明节要插柳呢?”我好奇地问。
“柳枝生命力强,插柳就是希望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能像柳枝那样坚韧不拔。”爷爷解释道。
那天,我不仅学会了放风筝,还了解了更多关于我们邳州清明节的风俗。更重要的是,我感受到了先人留给我们的智慧和精神。这些传统习俗,就像一条条纽带,连接着过去与未来,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,不忘本心,不忘初心。
清明节,不仅仅是一个纪念先人的日子,更是一个反思和学习的日子。通过这个节日,我学到了许多,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邳州文化的独特魅力。我决定,将来我也要像爷爷一样,把这些美好的传统传递给更多的人。
夕阳西下,我和爷爷手牵手走在归途上,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。清明节,一个充满哀愁却又温馨的节日,它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和传统的价值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56173951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- 上一篇: 《谷雨润物细无声,春意盎然诗中寻》
- 下一篇: 《谷雨诗韵:古风悠扬话悠悠》
猜你喜欢
- 2025-04-06 邳州的风俗清明作文
- 最新文章
- 热门文章
- 热门tag
- 随机tag